English

展开双翅

——襄樊四中探索思想教育和文化课教学结合之路
2000-04-08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夏 斐 通讯员 刘东仿 蔡顺华 刘 丹 我有话说

不少人认为,学校思想教育和文化课教育是一对棘手的矛盾,高中尤为突出。

然而,湖北省襄樊市四中的实践证明:只要积极探索,就能将矛盾幻化为比翼齐飞的双翅。

近5年来,该校在考生数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,高考上省线人数平均每年以30%的幅度增长,综合办学水平跻身全省重点高中5强之列;同时赢得了全国实践教育先进学校、全国军训试点学校等多项殊荣,德育工作经验被省市教育部门推广。

“绝不能让学生学得只剩下‘分数’,学校应是健全人格的熔炉”

1995年的一天清晨,“哗”地一声,学生张铎从宿舍5楼泼下一盆脏水。此事被值班老师发现了。按规定要通报批评。但张铎是学生中的佼佼者。对于这样的学生要不要批评?一时在四中引起了争论。有的老师认为,张铎是我们的尖子生,若按校规处分,影响了他的前程咋办?但校党委书记苏超时、校长李珍贵等态度非常明确:“我们要高分,但绝不能让学生学得只剩下‘分数’了,学校应是健全人格的熔炉!”于是对他在全校进行了通报批评,张铎以此为教训,在老师的帮助下加强思想品德修养,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。

襄樊四中是湖北省28所重点高中之一。“报考四中就是要上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”几乎成了四中学生及家长的共同标准。如何面对“望子成龙”的社会心理?张铎泼水一事,引起了四中领导层的深思:如果总是在升学率上追求政绩,那学校永远也跳不出应试教育的圈子,培养的学生很可能是“一个腿短,一个腿长”的“残疾人”。

“多出人才,快出人才,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”,成为全体师生追求的办学目标。

一手抓综合文化素质教育,一手抓思想政治素质教育,培养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双过硬的毕业生——“两手抓,两过硬”的教学原则全面实施。

为扬起德育风帆,他们在全市中学中率先成立了政教处,建立了以党委书记、校长负总责,政教处、年级党支部、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为主干,工会、共青团、学生会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齐抓共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,实施“全员育人、全程育人、面向全体、全面发展”的德育工作新思路。

他们积极探索德育新形式,为学生配送丰富多彩、适合口味的“德育套餐”,主要品种有旁听法庭审判、一周学生行为点评、读报会、心理健康讲座、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校电视台制作的电视《精品一刻钟》、周末实话实说等。

新生入学的第一件事不是走进课堂学习文化课,而是拉练到部队营房进行封闭式军训。

业余党校、业余团校是四中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。校党委书记担任校长,成立了专门教学班子,聘请专兼职教师10多名,先后培训学生2000多人,有1000多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,发展学生党员31名。苏超时说:“开办学生业余党校并不只是发展几名党员,而是要在全校学生中播种共产主义理想的种子,为培养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打好基础。”

学生耿志伦来自农村,小学时父亲去世,留给他的是年迈的奶奶、体弱多病的母亲和几万元债务。一入学他就参加了业余党校的学习。作为班上最困难的学生,耿志伦每月领到学校100元的补助金,可他想到班上另一位家庭较困难的同学魏红军,每次领到钱总要分一半给他。魏红军在作文《同学之间》中写道:“他就像一弘清泉,使我看到了荒漠中的希望”。耿志伦以自己的言行感染着同学们。去年高考,他以634分的高分考取西安交大,而魏红军也考上了清华大学。

老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,更应是灵魂的工程师

教书与育人脱节,只注重升学率而忽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当前中学教育的通病。

苏超时说:“解决这一问题,关键在于培养一支‘两手抓、两过硬’的师资队伍。老师既要做文化知识的传播者,更要做灵魂的工程师。”

他们坚持组织教师学习《教师法》、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、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等法律法规,不断提高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;校长与老师签订师德建设责任书,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;坚持开展以“爱岗、爱生”为主题的师德建设系列活动,每年开展一次育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、十佳师德标兵、十佳青年教师评选活动,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班主任张正林、优秀语文教师华元林等一批先进典型。

“用真心碰真心,产生真情。”是高二(9)班班主任李先军德育工作的经验之谈。这位30出头的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6年来,坚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打球、下棋,为学生过集体生日,对学生进行家访,被学生称为“知心朋友”。

“爱优生是人,爱差生是神”是四中领导和教师的口头禅。关心后进生的成长是四中德育工作的重点。有一名男生刚入校时就与外校几名学生敲诈其他学生,学校给予了记过处分,加之成绩差,一时间情绪很低落。班主任邱捍东主动找他谈心,肯定他脑子比较灵活的优点,同时也指出他爱讲江湖义气的毛病。根据他字写得较好,学历史兴趣浓厚的特点,请他办班上的黑板报,开班会请他介绍学习历史的体会,一下子鼓舞了他的信心,成绩显著上升。

随着社会的发展,四中领导层敏锐地意识到:影响中学生心理的外界环境正日益复杂化。为此,早在1992年该校就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,去年又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研究室,聘请全国著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、华中师大教授严正等一批专家为顾问,挑选17名热心进行心理健康研究、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,设立了心理咨询信箱,先后为100多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咨询,举办系列讲座10多期,听众达5000多人次,使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走出了误区。

高二年级一位女生给心理咨询室写来感谢信:“是你们帮我找到了家庭的欢乐,使我恢复了生活的信心。”原来这位同学的父母6年前离异,爸爸远走他乡,妈妈又重新组合了家庭,尽管继父对她比亲生女儿还要好,但这位同学在心理上还是难以接纳继父。她在感动与敌视中徘徊,真是“剪不断,理还乱”,苦恼得几乎丧失生活的信心。心理咨询的老师收到这个同学的来信后,立即进行“会诊”,给她写了热情的回信,并多次找她谈心,终于使她摆脱了苦闷,生活变得愉快,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。

寻找结合点,大力推进素质教育

如何解决思想教育与文化课教学争时间的矛盾?

李珍贵说:“一个出色的老师、一个有本事的老师,就应该把布置的作业在课堂上完成。”他极力反对那种上课满堂灌,临下课才布置作业的教法。他的这一主张得到了老师们的响应。

为防止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,他们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。坚持把好教师备课关,实行集体备课制度,开展教案检查评比活动和“四个一”活动,即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要有一本高质量的教案、一堂优质课、一张高水平的命题,一篇高质量的论文。

四中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工程来抓,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多媒体教学系统。生物解剖、人体结构、化学反应、分子运动等知识,传统的讲解费时费力,通过多媒体演示形象直观,容易理解。1995年该校荣获全省电化教学先进单位称号,又被省、市教育部门推荐为全国电化教育实验学校。

1996年经过充分酝酿的教改方案付诸实施,将每堂课由45分钟改为40分钟,增加学生自学和课外活动时间。周末文艺晚会、课本剧、演讲会、辩论会、美育节、夏令营……同学们都夸学校精心设计的第二课堂丰富多彩,寓教于乐,寓教于文,既增长了知识,又陶冶了情操。1994年暑假,学校组织有物理特长的70多名同学到武汉高校参加学科夏令营活动,听大学教授讲课,在大学实验室做实验,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。1997年他们又开办了礼仪口才、音乐、体育、美术、微机等10所“特长学校”,同学们只要愿意,就可进入自己喜欢的“特长学校”。该校的浩然文学社被誉为校园文化的奇葩,创办16年来,举办了文学讲座、演讲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,有800多人次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或获奖,涌现了《半月谈》全国中学生奖学金获得者贾珂、张笑一、邬建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,出版了《生活的小浪花》等5部作品集,在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评比中,名列全省第一,跻身全国十大中学生文学社团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